找到相关内容248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3)

    心,就已经入了“贪爱染著”,分别了贪爱与憎恨,然后又生离“贪爱染著”的心。生贪爱与离贪爱同一颗心,既是同一心,如何能以心离心呢?所以只能越离越生,越生越离,一种矛盾的修行法,生灭法。生法与灭法同此一心,故只要知无生,即无可灭,是故无生无灭即佛法,生灭法非佛法。   8、问:收摄六根、控制六根,以心为主,就是在修心,吗?   答:收摄六根、控制六根,就是在扰心,不是在修心试问:“收摄六根、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756672.html
  • 神奇舍利子

    已为比丘们制定了波罗提木叉戒规和其它妙法,这些就是你们的大师。有它们在,就像我永远活在世上一样。”阿难表示,今后一定按佛陀的教导行事。  佛陀又念了四句偈言: 诸行无常,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...《神奇舍利子》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;自净其意,诸佛教。 ----佛陀教言 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名真现实。 ----太虚法师 从来没有一样事物,不是依缘存在之物。所以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54157012.html
  • 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

    大般涅槃经》卷十四谓:“诸行无常,生灭法。”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(《佛藏要籍选刊》第5册,第918、919页)寂灭就是指涅槃,即摆脱了生死不休的轮回,结束了人生之种种烦恼的最高境界,这典型的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【内容提要】诗仙李白存世的作品中有五十多篇写释家题材的,但从内容和理趣言,都被彻底地仙化了。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:一寺院景物...

    李小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5758426.html
  • 佛法蠡测

    就是把事物有生必有灭的规律,提高到原则性来认识。  行,迁流义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不断的运动。说一一心,一一物,皆在不断的运动,迁流不住的。常,凝固不变义。无常,说一一心物,在迁流不住的生灭法中,...五里雾中,认为《心经》太玄了。实际我们日常生活,就是在这样辩证的发展,一点儿也不玄。因此,我们必须从日常生活里来探索《心经》,决不能把时间气力全放在经书上。  五蕴,迁流不住的生灭法,这只是一面;从...

    明真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14959241.html
  • 寻觅释尊的真意—吕澂先生关于佛学基本问题阐述试探

    实在的“我”之自体的实存性和可把握性,此定论也是通三世十方的。既然“无我”,则不存在实在的“出离”也在其意义之中。  二、误认佛法一种旨在否定人生价值的消极的宗教体系。佛陀有言:“诸行无常,生灭法,以生灭故,彼寂为乐”。[26]由此推断,认为人有生即苦,免苦除非不生,此说仅理会到声闻乘之知见,显然欠全面的。实际上,佛陀的原旨在于,只要遣除生灭法中与能生种种惑业的欲取相联系之诸行,即从以欲取为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0259832.html
  • 心性本净之意义

      恶秽心   padu&#7789&#7789ha-citta   善淨心   pasanna-citta   3. 无常偈   诸行无常(无自性)   生灭法(流转)...之如来藏说或佛性说的立场多少有所不同。因为大乘佛教的如来藏说或佛性说,考量到清淨本性的常住不变之心性;相对于此,原始佛教或上座部系部派,并未考量如此常住的心性,而是考量说现象生灭变化的心相清淨的。 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159877.html
  • 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

    所传之语言般若的偈语:佛者心清净,法者心光明,道者处处无碍净,三者一皆空名无实有。“诸行无常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”为涅般。(释本光著P29)   印度吠檀多派认为 的真义即在由悟道达到解脱...中国禅学与儒道合流的文化契机   李诗锦   梵净山是我心中的一片净土。佛学的思想佛祖释迦牟尼心中的净土。净土在这里不是物指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。它是所谓之"直心道场,直心净土的直观理念。净土在...

    李诗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660059.html
  • 般若义理的探究

    。四圣谛法不可得故。】  可见四圣谛即般若波罗蜜多也。大乘人以不可得心,知四圣谛即般若波罗蜜多。小乘人以有所得心,见四圣谛生灭法。  大般若经(四七二):  【……具寿善现复白佛言。云何菩萨摩诃萨能...……………90  结  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96   般若义理的探究释智谕撰  绪言  般若的义理甚深,出生三世诸佛及诸佛无上菩提,学佛人根本之学。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160387.html
  • 缘起法泛谈(2)

    恶五阴,便生三恶道。是故有六道身。有漏五阴,初即名色。而名色由识所生,识由烦恼业所生。我们于现在世,若生爱取,造作诸业,便必受有漏后身也。  须知五阴生灭法无常法,变坏法,优悲恼苦聚。例如色...应当精进证于无生。若证无生,死自然灭矣。  佛言一切外道无有智慧,只求断死,不知断生。甚至妄求长生不死。不知有生必然有灭,常生即常灭。既求于生,若求不死不可得。正如升高者必然堕下,若求其不堕,必不升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1660410.html
  • 佛教的礼仪及其禁忌

    无常的,表现为刹那刹那生灭的。这就是十一义 中 的“性无常义”和“刹那灭义”。佛经说:“诸行无常,生灭法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 “生灭”二字,实际上包括着“生、异、灭”三字或“生、住、异、灭”四个字。...佛教的礼仪及其禁忌  第一章 佛教概述  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,创始人釋迦牟尼,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紀古印度。其后 向外传播传 播,分成兩大主流,流传于东南亚一帶,包括锡(斯里兰卡)、缅甸、泰國、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4061319.html